01
江苏丹阳站:产业升级,多元探索
在丹阳,清华校友首先前往丹阳眼镜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江苏鸿晨光学有限公司和江苏工大金凯高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鸿晨光学作为国内知名的眼镜制造企业,展示了其在镜片设计与生产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高端车房镜片生产线的自主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样作为行业领先的江苏工大金凯高端装备,凭借其创新技术,促进了本地眼镜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丹阳眼镜产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典范。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近年来,丹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深化转型升级,丹阳不仅在传统制造领域的眼镜产业深耕细作,还通过差异化竞争、技术创新和开辟新赛道,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脑科学研究等创新科技领域展现无限的潜力。
紫荆同学会一行来到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业界翘楚——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和江苏海德莱特智能科技股份公司进行考察。
超力电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领军企业,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成功突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技术瓶颈,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海德莱特智能科技则展示了其在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方面的最新成果,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两家企业的成功经验,为丹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丹阳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胡峻岭、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蒋萍、丹阳市驻大湾区招商办主任庄资源,力合科创(丹阳)产业园总经理张健与各位同学进行了座谈交流,希望通过此次考察交流,扩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共同探索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模式、新路径,为紫荆同学会校友企业家深入了解丹阳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在这片汇聚了前沿科技与高端制造的沃土上,校友们还开展了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探索——丹阳苏慧创脑科学研究中心和江苏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
江苏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丹阳高新区聚力招大引强、聚焦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将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新能源为三大主导产业,是力合科创在长三角区域重点布局的创新产业基地;苏慧创脑科学研究中心与全国多所高校合作,共同探索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推动脑科学研究的进步贡献了自身的力量。
02
江苏无锡站:创新融合,智汇无锡
在无锡,清华校友们一行来到了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该产业园作为无锡市的重要创新平台,汇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产业氛围,推动了无锡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校友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强大的产业支撑。
随后,校友们还参观了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领军企业——无锡中汇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紫荆同学会名誉主席、无锡中汇汽车总经理刘斌进行了接待。中汇汽车不仅以其创新的技术研发引领着行业潮流,更在电池系统、电机驱动及智能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校友们深入智能制造工程,近距离参观先进设备,此调研不仅让校友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了全面的认知,还深刻领悟到绿色出行的时代意义与广阔前景。
紧接着清华校友们还来到高新技术企业——日联科技和江苏果下科技公司进行调研。日联科技作为X射线检测领域的佼佼者,其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给校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果下科技是一家云边端一体化数字托管储能领域迅速崛起的创新企业,其团队以一群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年轻人为主力军,校友们在深入了解产品过程中,果下科技年轻化的活力氛围深深吸引,纷纷赞叹果下科技在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创新与决心。
在丰富行程的调研之余,校友们不仅见证了江苏两城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创新精神,还感受到了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
本次紫荆科创中国行在“深度交流”与“实地考察”中圆满落下帷幕。此行紫荆同学会以务实为基础,以创新为翼,深耕“科创”的研学内核,撬动了多元资源,也激发了校友们对产业升级的新思考。未来,紫荆同学会将持续携手紫荆校友,共同构建良性生态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贡献清华智慧与力量。
紫荆科创中国行
紫荆科创中国行,是由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紫荆同学会联合力合教育共同发起的一项“走出鹏城,面向全国”的科创考察活动。该系列活动以科技创新为引,旨在通过深度考察、走访国内具有创新活力的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园区,了解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趋势,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建立合作的桥梁,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有效途径和服务体系,引领创新产业的发展。
力合教育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82510号